第36章 空城,敢不敢进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育阳。
    乡间道路上。
    几只野狗在路边刨食,发现一根骨头,瞬间引发哄抢。
    突然,地面微微颤动。
    野狗警觉,纷纷竖起耳朵,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。
    视线中沙尘遮天蔽日。
    野狗丢下骨头嘤嘤而散。
    不多时。
    一匹战马疾驰而来,马蹄踏碎骨头,身后黑压压一片。
    数不清的骑兵呼啸而过。
    骑兵前方,一名武将侧过头询问身边向导官:
    “还有多远能到新野?”
    向导官迎风打开地图,仔细辨认后回答:“不足二十里,以我军当前速度,两刻钟足矣。”
    武将眉头一皱,大喊:“不行,两刻钟太慢,换马保存体力,一刻钟必须杀到新野。”
    战马跑动响声太大,武将只能通过大喊传递消息。
    骑兵听到后陆续向后喊话。
    队伍缓缓停下来完成换马,再次上路时速度更快。
    一刻钟后。
    远处出现城池轮廓。
    武将脸上难以抑制浮现喜色。
    新野城终于到了!
    “准备战斗。”武将拔剑高喊。
    “锵锵……”
    金铁交加之音不断响起,骑兵纷纷拔出环首刀。
    环首刀高举如林,刀身反光如镜。
    少顷。
    骑兵汹涌而至。
    杀到城外却没发现敌人踪迹,而且城门大开。
    风吹过,卷起几片枯叶。
    武将下令全军止步,停在城门百步外观察情况。
    发生什么事了?
    难道来晚一步,让刘备、秦操跑了?
    武将顿时有些懊恼。
    “铮——”
    突然城头一声尖锐琴音。
    然后就听到笑声:“本以为子御无所不精,琴技还需磨炼啊。”
    接着一声嘟囔:“你行你来!”
    嘟囔过后,城头恢复平静。
    悠然的琴音随之响起。
    武将猛的抬头,死死盯着城上一黑一白两道身影。
    一名骑兵喊话:“城上之人报上姓名。”
    喊话并未得到回应。
    武将伸手示意骑兵退下,趋马上前几步,开口道:
    “吾乃丞相帐下捕虏将军、都亭侯李典,两位谁是秦操?”
    城头。
    听到李典自报家门,秦操眼睛微微一眯。
   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大。
    曹操手下随便一个大将,至少是亭侯起步。
    他跟着刘备到处跑,只混了个军师中郎将,还是自创的。
    皂滑……造化弄人啊。
    秦操看向城下的李典,淡淡道:
    “正是在下,将军远道而来,在下略尽地主之谊,略备薄酒,请将军入城一醉方休。”
    说着举杯示意,咂了口美酒。
    就是琴声有点悲凉。
    秦操眉头一挑,“孔明,有朋自远方来,弹首应景的。”
    “言之有理。”诸葛亮淡然一笑。
    双手交错间触动琴弦,悲怆琴音立时转变悠扬、高亢。
    “此曲名《高山流水》,乃先秦时伯牙所作,亮从残谱悟得,用在此处正合适,纪念亮与子御知己之情。”
    诸葛亮一边弹琴,还有空和秦操讲解,笑容洒脱无羁。
    “李将军,来啊。”秦操饮尽杯中酒,再次发出邀请。
    李典额头青筋暴起。
    打仗呢,能不能尊重一下!
    敌军兵临城下,两人坐在城头弹琴饮酒,胆识与气魄惊人。
    或许有所依仗。
    李典不敢大意,下令全军待命,又命人登上高处,查探城中情况。
    没过多久,探查的人回来。
    “将军,城中未发现人影,且城外村庄房屋荒废、田间无人。
    从废弃程度看,应该没走多久,就在这一两日内。”
    李典听完汇报,抬头看向城头。
    对上一双清明的眸子。
    眸子主人注意到他,回以淡淡的微笑。
    这一笑,让李典眉头紧锁。
    此时城中空无一人,只有秦操和诸葛亮待在城头。
    情况太过诡异。
    这时,又有一名骑兵开口:“属下愿带人进城打探。”
    “不可,”李典摆了摆手,“秦子御、诸葛孔明皆是狡诈之辈,城中必有伏兵,不可轻易进城。”
    “那我们去追刘备。”又有骑兵建议。
    “蠢货!”
    李典破口大骂:“刘备两位军师都在新野,他绝不会走。”
    骂完手下,下令就地休整。
    一边派人监视新野四座城门,一边派斥候寻找百姓去向。
    做完这些,李典又梳理一遍。
    由于三千骑兵是急行军,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和草料。
    路上用了一天,剩下两天,夏侯惇肯定能赶到新野。
    不管城中有没有埋伏,只要围城不攻即可稳坐泰山。
    想到此处,李典松了口气。
    最后看了眼城头,在悠扬的琴音中离开。
    李典走后,琴声戛然而止。
    诸葛亮放下古琴,拿起羽扇走到女墙边,面色沉如水:
    “敌军来得好快,若非提前转移走百姓,定会被半道截住。
    夏侯惇用灭火作掩饰,暗地里令李典率骑兵绕道偷袭,好一招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身边定有高人相助。”
    秦操把玩着酒杯,淡淡道:
    “该庆幸来的是李典,若来的是翼德式人物,空城变危城。”
    诸葛亮深以为然点头,“子御这场空城计,准备撑到何时?”
    那晚,是秦操提出空城计。
    至于原创者诸葛亮,或者说赵云,反正大家都在一个阵营,抄自己人的东西,能叫抄袭吗?
    原本打算借助新野空城,把敌人吓走,再不济也能拖延时间。
    所以秦操主动请缨断后。
    一人守一城,敌将得知真相后,必定马踏新野。
    如此,说不定能死!
    谁知诸葛亮爱上纵火,提出把敌人骗进城,然后火烧新野。
    因为担忧秦操,主动要求一起留下。
    秦操痛并快乐着。
    最后一番合计,决定合二为一,来场火烧空城新野。
    至于空城计演到何时。
    秦操笑了笑,“火烧新野之时。”
    听到这个回答,诸葛亮露出温和笑意,“如此,亮舍命陪君子。”
    轻松的笑声在城头回荡。
    秦操撇撇嘴,“别笑了,继续弹琴,别让李典看出破绽。”
    “唉~”
    诸葛亮摇扇叹息,“人心不古,子御惯会使唤我。”
    嘴上这样说,还是坐回去,双手抚上琴弦。
    城头再次响起悠然琴音。
    诸葛亮又问:“子御无事可干?”
    “有,酒太差,我要酿酒。”秦操说完随手丢掉酒杯。
    酒杯落下城头摔碎。
    夜幕降临。
    浓郁的酒肉香气飘到城外。
    李典正在啃干粮,闻到香味咽了口口水。
    勾引?
    还是挑衅?
    心头飘过无数念头。
    要不是有于禁前车之鉴,李典真想冲进新野。